按照《河南省“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豫技领办〔2022〕4号)精神,实践中心主任田国华高度重视,为强化实践育人和双师双能型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做了具体参赛工作部署,即从数控加工中心“大师工作室”梯队中选拔参赛人员,梁汉猛老师和刘波同学经过激烈角逐脱颖而出并在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斩获郑州市选拔赛第二名和第四名,顺利进入省级选拔赛集训队,为我校争得了荣誉,为师生树立了榜样。
图一 参赛选手和指导老师
图二 数控铣竞赛选手梁汉猛老师
图三 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刘波(指导教师张亚林)
图四 数控铣和数控车竞赛获奖作品
本届大赛是由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郑州商业技师等10家单位承办,共有来自全市706名选手参加了全部60个赛项。
选拔赛成绩优异者,将代表郑州市参加4月下旬在濮阳市举办的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
大家知道,数控车加工竞赛是指使用数控车床对金属零件进行加工地技能竞赛,其中,包括使用常规的手动工具配合完成的相关工作。参赛选手需要根据技术图纸进行数控编程、刀具选择、安装刀具、设定刀偏等工作,去加工含有IT6级精度和精度等级低于IT6级的回转体工件。允许选手在机床数控系统上直接编写程序,也可以利用CAM软件来进行自动编程进行参赛。
数控铣项目主要技术要求是对工件进行工艺分析、用计算机及CAM软件编程(包括手工编程),使用数控铣床、金属切削刀具对工件进行金属切削加工,达到工件尺寸、形位公差和表面质量技术要求,且将理论知识融入技能考核过程中。
随着数控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工工艺也随之更新。对于参赛作品精度要求在0.01mm的铝合金件,若工艺设计不合理,夹具调整不到位,编程问题等等会导致工件无法完成加工或致报废。尤其是一些赛件薄壁位置仅有2mm,夹紧力控制不好极易造成工件变形或脱出而使成绩无效。在竞赛过程中,我校选手按照平时学习实践,通过自制软钳口和自制芯轴的方式,优化加工方案,取得了预想的效果。
毋庸避讳,在参赛过程中也存在不知之处,如选手没有及时调整新的加工和装夹定位工艺、对竞赛用新机床性能缺乏了解等,耗费了选手大量的比赛时间,因而影响了某些加工节点的精度和竞赛成绩,说明我们还有学习改进的地方。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参赛选手能在上述不利的情况克服种种困难取得好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大力培养和支持,也离不开实践中心田主任的悉心指导。下一步,按照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要求积极准备,以利再战,再创好成绩!我们要以我校“四项工程”中实施“领航”育人工程为抓手,勇于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交出新时代、新征程、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优秀答卷。
(图/文 范光辉)